
- 主管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国际刊号:1004-3268
- 国内刊号:41-1092/S
- 出版地方:河南
- 发行周期:月刊
- 审稿时间:1-3个月
1.《河南农业科学》报道范围及栏目设置。本刊主要刊登农业科研领域各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报告以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来稿务求论点鲜明、论据可靠、数据准确、突出创新性。栏目:综述;作物栽培·遗传育种;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林学;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农业工程·农业信息技术。
2.撰写格式。来稿请按标题(不超过20个字为宜,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地名、邮编、摘要(600字以内)、关键词(5~8个)、正文、参考文献的顺序撰写。并在文章首页下注明基金项目来源及其编号、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历、主要从事工作或研究方向、E-mail)。需注明通讯作者的,应将通讯作者简介一并写出(内容同第一作者)。文章均要求附标题、关键词、作者姓名及单位的英译名。
3.标题层次。文章标题层次请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中间用圆点隔开,如:“1”、“1.1”、“1.1.1”等。
4.摘要。中、英文摘要以提供文稿内容梗概为目的,必须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定量描述试验结果、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重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量化、细化)、结论4个要素,要避免要素不全或繁简不当。不应出现第一人称及前言性内容。
5.图、表。文中图、表力求少而精,应排在正文首次提及之后。图中标注要完整,一律用宋体6号字,目前不要求彩色图。表格为三线表。半栏图宽一般不超过7cm;通栏图宽一般不超过14cm。
6.特殊符号、字母、物理变量及公式的写法。务必正确书写文中外文字母、符号、酶、基因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标,数字和易混淆的字母。文中公式中的变量要斜体。
7.计量单位和专业术语。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在1个组合单位内不得有1条以上的斜线,如:μmol·m-2·s-1请写作μmol/(m2·s),但不可写作μmol/m2/s。组合单位中不能附加其他信息,如光合速率为25~30µmol/(m2·s),不能写成25~30µmolCO2/(m2·s)。
规范使用“浓度”。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的简称,其单位为mol/m3或mol/L;单位为g/L的称为质量浓度;单位为l的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应称为质量(体积)分数;单位为mol/kg的称为质量摩尔浓度。“干重、鲜重、单粒重、体重”等,分别改为干质量、鲜质量、单粒质量、体质量等。
8.《河南农业科学》参考文献。对文中引用文献务必注明文献来源。参考文献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列于文后,参考文献的作者列出前3位,超过3人时,第3作者后加“等”(英文加etal)字;不同文献题名末尾加注相应的标识码,如:期刊为“[J]”,普通图书为“[M]”,会议录为“[C]”,学位论文为“[D]”,在线报纸为“[N/OL]”;在线期刊为“[J/OL]”等。各类文献应按照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著录。
9.《河南农业科学》投稿方式。作者直接通过本刊网站(www.hnnykx.org.cn)或邮箱(hnnykx@163.com)投稿(作为附件,word格式),请在稿件上注明稿件联系人电话(手机)以便联系。
10.请勿一稿多投。本部将于收稿后2~3周后告知审稿情况。若2个月内未收到本刊编辑部的录用通知或退修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11.版权。来稿文责自负。为了达到编辑出版要求,本刊对稿件有修改权和删增权。本刊已入编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多家数据库,稿件一经采用,将同时被以上数据库收录,作者如不同意收录,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编辑部将做适当处理,否则将视为同意。稿件录用后将酌情收取发表费。同时,本刊可根据作者需要,优先在CNKI网站数字出版。